近年来,大同市平城区深入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决策部署,聚焦市场主体关切,以改革创新破堵点、以精准服务提质效,坚持制度创新、数字赋能双轮驱动,形成全链条、全天候、全过程的服务新生态,推动营商环境“软实力”转化为高质量发展“硬支撑”。
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,平城区在约5000平方米的政务服务办事大厅,实行公共服务行政审批事项集中办公、一站式办理。同时,平城区还率先开通并运行7×24小时政务服务自助超市,配备社保查询机、医保查询机、税务自助服务机等设备16台,推动政务服务从“能办”向“快办”“便捷”增值升级,从“好办”向“智办”“暖心办”迭代升级。
围绕“优化办事流程,减材料、减环节、减时限、减跑动次数”目标,平城区着力构建“极简审批”模式,推行高频业务“一件事一次办”,很大程度上减少行政审批事项材料、简化行政审批流程。据工作人员介绍,目前市场主体全程电子化审批时间由1日缩短至4个小时;项目竣工验收由原来的20个工作日压减至3个工作日。
此外,平城区还组建了多元“体验官”团队,从党代表、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、招商引资企业代表、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代表中选取10余名体验官,以“暗访+体验”方式,深入市民中心政务大厅,全流程体验企业开办等高频事项的办理流程。2024年以来,“体验官”共发现窗口一次性告知不清晰、行政审批不规范、企业群众“多头跑”“来回跑”等问题21条。相关窗口已按要求第一时间响应,按规定全部予以整改。“体验官”的监督方式有效杜绝了态度恶劣、推诿扯皮、吃拿卡要、不作为、乱作为等问题,受到了群众一致好评。
坚持“亲商、安商、扶商、护商”,平城区推出“全周期护航机制”,通过“精准滴灌”式服务,构建政策直达、难题破解、要素保障三位一体的企业服务生态,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。
2024年以来,平城区通过惠企政策服务平台发布惠企政策110余条,涉及“以旧换新”、服务业提质增效、“个转企”、减税降费等30余个类别,助力政策直达快享。与此同时,平城区紧盯服务纳税人缴费人的“最先一公里”和税费政策落实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充分利用电子税务、征纳互动平台等实现线上办税缴费,打造智能化“云端问办一体化”的线上办税缴费服务,助力打造效能税务。据了解,2024年平城区通过征纳互动平台实现诉求解决2600余笔,咨询辅导65000余户。
推出“一件事一次办”事项,平城区将开办餐馆、民宿等场景涉及的多个审批事项整合为“一件事”,申请材料精简60%,办理时间压缩80%;重新调整企业专窗,将企业开办流程整合为“一件事”,实现企业开办4小时办结,时间压缩50%以上。截至2024年底,全区餐饮、住宿企业存续总量为13377户,其中,2024年全年餐饮、住宿业新增4474户。
围绕一系列难点堵点问题,近年来,平城区整合政务服务关联事项,不断创新工作举措,不断提高问题交办效率,确保问题交办靠得住、能解决、早见效,让企业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,市场主体活力得到充分迸发。
平城区积极建立问题快速响应台账,对历史遗留权属争议、办证难问题开展专项整治,系统性优化政务环境。同时,平城区进行合理备案,为确有困难的项目容缺部分材料,按承诺制办理竣工验收备案。在办理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过程中,平城区提供帮办代办服务,帮助确有困难的企业完成线上资料申报,提供线上全代办服务。此外,通过查规章、学法规、向先进地区学习,平城区精简审批流程,取消电梯监督检验报告、立项文件等申请材料,方便企业办理业务。根据线上申报系统的变化,平城区实时更新线上申报流程告知单,让企业可以线上操作,实现“让数据多跑路,让群众少跑腿”。
为构建亲清政商关系,平城区出台政商交往“正面清单”和“负面清单”,开展“清风护企”专项行动,搭建政企“连心桥”,破解发展难题。平城区定期开展“经营主体畅谈日”,成立重点项目办公室,推行“容缺受理”“承诺审批”“并联审批”制度,有效推动企业项目快速落地。此外,平城区大力扶持个体工商户,优化个体工商户登记流程,整合购物、缴费、家政、医疗等服务,打造“一刻钟便民生活圈”21个。
平城区将持续改良营商环境“土壤”,一手抓改革,一手抓干部教育管理,让营商环境成为高质量发展的“先手棋”和“金字招牌”,打造“法治化、规范化、便利化”的一流营商环境,助力平城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。
我要加盟(留言后专人第一时间快速对接)
已有 1826 企业通过我们找到了合作项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