透过数据不难看出,2024年,餐饮行业仿佛遭遇了一场“大地震”,曾经风光无限的巨头们纷纷“爆雷”,中小品牌更是死伤惨重。
这一年,整个行业都在艰难求生,要么成为“价格屠夫”,要么沦为“牺牲九游app入口品”。
奈雪的茶全年净亏损9.19亿元,这个曾对标星巴克的高端茶饮品牌,如今单店日均订单量仅剩97.5单,客单价从32.4元暴跌至27.5元。
为了活命,奈雪硬着头皮推出9.9元低价产品,但消费者早已认定奈雪=贵,降价反而加速品牌价值崩塌。
更致命的是,其直营店利润率从20%腰斩至7.8%,每开一家店就像背上一个现金流黑洞。
火锅赛道的呷哺呷哺同样惨烈,全年净亏4亿元,一口气关闭211家门店(138家呷哺+73家凑凑)。
嘴上喊着高性价比,实际凑凑火锅人均50元的定价,在巴奴、怂火锅的毛肚自由和19.9元锅底面前毫无竞争力。
财报里闭店原因为不符合高性价比模式的解释,更像是一记响亮的耳光——高端化失败后想掉头做下沉,却发现战场早已被蜜雪冰城们占领。
就连卤味巨头周黑鸭也扛不住了,全年关店785家,净利润暴跌15%。死守高端卤味人设的代价,是40元/盒的鸭脖被绝味、煌上煌的19.9元套餐吊打。
日式拉面鼻祖味千(中国)更惨,一碗45元的拉面卖不过15元的兰州牛肉面,全年亏损2022万元,596家门店数量创十年新低。
2024年餐饮行业闭店率超40%,中小企业平均存活周期从3.2年缩短至1.8年。
周黑鸭自营店占比52%的重资产模式,在绝味1.5万家加盟店的包围下沦为拖累;
呷哺呷哺关闭的211家门店中,多数是既做不起高端、又卷不动低价的夹心层——这正是中小品牌的集体困境。
资本市场的残酷更令人窒息:蜜雪冰城、古茗等头部品牌吸走80%行业融资,中小品牌融资额暴跌70%。
当奈雪们亏红眼后集体转型下沉,9.9元奶茶直接击穿区域品牌的成本线;
当蜜雪冰城用幸运咖卖5元咖啡、古茗推8元奶茶实施副牌围剿时,那些客单价9元的小品牌,连4元柠檬水都卖不过。
味千拉面关店后宣称要发力预制菜,实则把库存压力转嫁给经销商;周黑鸭砍掉785家店后强推社区店,却让加盟商承担选址试错成本。
这种降维打击下,2024年至少有3.2万家中小餐饮店倒闭,其中60%死在巨头副牌门店半径500米内。
例如巴比食品2.77亿元净利润的背后,是2元包子+9000家加盟店的暴力美学。
这家公司把成本压到同行毛骨悚然:面粉采购价比市场低12%,馅料中央工厂辐射半径压缩到150公里,就连塑料袋都能靠千万级采购量砍价30%。
蜜雪冰城更把收割玩到极致:表面看是靠4元柠檬水打天下,实则90%利润来自向加盟商卖原料和设备。
这种卖铲子给淘金者的模式,让蜜雪冰城旱涝保收,中小品牌却连供应链的门槛都摸不到——光建一个辐射500家店的仓储中心就要烧掉2亿元,这相当于区域品牌十年的利润。
2025年的战局只会更血腥:奈雪们将继续关店200家以上,火锅赛道闭店率可能突破30%,卤味市场或将出现首个头部品牌破产案。
当喜茶关停80%副牌“喜小茶”、瑞幸把9.9元咖啡常态化,这个行业的生存法则已无比清晰——要么像蜜雪冰城那样成为价格屠夫,用规模碾压一切;要么像呷哺呷哺们困在亏损泥潭,最终沦为行业洗牌的数据分母。
餐饮行业本就是一场残酷的战争,2024年的“渡劫”只是开始,2025年才是真正的生死考验。
3月27日,奈雪的茶发布公告,2024年度收入由2023年度的51.64亿元下跌4.7%至49.21亿元。经调整净利润由2023年度的盈利2090万元转为2024年的亏损9.19亿元。
2024年,霸王茶姬GMV为295亿元人民币;2024年营收124.05亿元;利润为25.15亿元;2024年净利润率为20.3%。截至2024年底,霸王茶姬全球门店数达到6440家。
3月27日,味千(中国)发布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业绩公告,2024年营业额为17.17亿元,同比减少5.4%;公司股东应占亏损2022.4万元,去年同期则公司股东应占溢利1.81亿元;每股基本亏损0.02元;拟派发末期股息每股0.06元。
3月26日晚间,蜜雪冰城发布上市后首份年报。2024年,蜜雪冰城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2.3%至248.29亿元,净利润同比增长39.8%达44.45亿元。
其中,公司商品和设备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1.7%至242.09亿元;加盟和相关服务收入同比增长52.8%至6.20亿元。
茶百道2024年全年,茶百道实现营收49.2亿元,茶百道2024年年内利润为4.8亿元,经调整净利为6.45亿元,经调整净利率为13.1%。茶百道2024年新增加盟商1348名。截至2024年12月31日,茶百道拥有8395家门店,较上年同期的7801家增长7.6%。
3月27日,巴比食品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。报告期内,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.71亿元,同比增长2.53%;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.77亿元,同比增长29.42%;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.10亿元,同比增长18.05%。
3月27日晚间,周黑鸭公布2024年业绩报告。报告期内,周黑鸭全年收益24.51亿元,同比下降10.7%;净利润为0.98亿元,同比下降15%;毛利为13.92亿元,同比下降3.2%,但毛利率有所升高,全年毛利率上升4.4个百分点至56.8%。
截至2024年12月31日,周黑鸭门店总数为3031间,其中自营门店1591间,特许经营门店1440间。门店总数较2023年的3816家,同比下降了20.57%。
3月27日晚间,呷哺呷哺在港交所公告,2024年集团收入为47.548亿元,同比减少19.7%;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亏损总额4.007亿元,上年同期亏损1.995亿元。
门店方面,2024年集团新开设65间呷哺呷哺餐厅及13间凑凑餐厅,关闭138家呷哺呷哺餐厅及73间凑凑餐厅。关闭的原因为其大多数产生亏损,多数于不符合呷哺呷哺推广的“高性价比”模式的地区经营,且其模式不能够恰当反映品牌形象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我要加盟(留言后专人第一时间快速对接)
已有 1826 企业通过我们找到了合作项目